3773考试网
 3773考试网 - 中考 - 福建中考 - 龙岩中考 - 正文

2017龙岩中考体育考试规则及要求

来源:龙岩市招办 2017-3-15 22:23:36

考试规则及要求

考试按《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》及《福建省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指南》的有关规定执行,并特别注意下列要求:

1.考生不得穿皮鞋、塑料鞋和钉鞋(含橡胶钉鞋、足球鞋)参加测试。

2. 800米或1000米跑至少两人一组,站立式起跑。以分、秒为单位记录考试成绩,不计小数。例如5分30秒8,按5分30秒评分。如果在非400米标准跑道场地上进行考试,测试人员应向受试者报告剩余圈数。测试人员应告知受试者在跑完后应保持站立并缓慢走动,不要立刻坐下,以免发生意外。

3.立定跳远起跳时脚尖不得踩线,两脚同时起跳,不得有助跑、垫步或连跳动作,每人可试跳3次,取最好成绩。成绩登记以米为单位,取两位小数。

4.掷实心球(考试球重2公斤),必须是原地投掷,不得有助跑或垫步。两脚前后或左右开立,身体面对投掷方向,双手举球至头上方稍后仰,用力把球向前方掷出。如两脚前后开立投掷,当球出手的同时后脚可向前迈出一步,但不得踩线。每人可试掷3次,取最好成绩。实心球测试应使用电子测试器材,成绩登记以米为单位,取一位小数。

5.仰卧起坐考试时,受试者仰卧于垫上,两腿屈膝90度角左右稍分开,两手指交叉贴于脑后。起坐时,以双肘触及或超过双膝为完成一次。仰卧时两肩胛骨必须触垫。一分钟到时,受试者虽已起坐,但两肘未触及膝盖者,该次不计。受试者借用肘部撑垫或臀部起落的力量完成起坐,判为犯规,因犯规所得的次数扣除。

6. 一分钟跳绳测试,考生听到开始信号后开始跳绳,动作规格为正摇双脚跳,每跳跃一次且摇绳一回环(一周圈),计为一次。摇绳动作必须是正摇,反摇绳子判为犯规,因犯规所得的次数扣除。每跳跃一次且摇绳一回环(一周圈)为一次,一跳多摇、只跳不摇和一跳一垫步均判为犯规,因犯规所得的次数扣除。

仰卧起坐与一分钟跳绳考试时,测试单位为次,在计算次数时,以电子测试器材自动计次为主。若考试器材出现故障(监考人员核实),并且考生当场提出要求,允许安排考生在同一个半天内重考,并采用人工或机械计次的办法,人工计数应清晰报出。

7.坐位体前屈测试时,考生两腿伸直,两脚平蹬测试纵板坐在平地上,两脚分开约10~15厘米,上体前屈,两臂伸直前,用两手中指尖逐渐向前推动游标,直到不能前推为止。考试时身体前屈,两臂匀速向前推动游标时不得突然发力,两腿不能弯曲,否则判为犯规,应重新测试。测试计的脚蹬纵板内沿平面为0点,向内为负值,向前为正值。记录以厘米为单位,保留一位小数。总共可测试两次,取最好成绩。

8. 足球运球

  (1)场地器材

  A.测试区域长30米,宽10米,起点线至第一杆距离为5米,各杆间距5米,共设5根标志杆,标杆距两侧边线各5米(见附图一)。

B.测试器材包括足球若干个(测试用球应符合国家标准),电子计时器或电子秒表、30米钢卷尺,5根标志杆等。

  |←5米→|←5米→|←5米→|←5米→|←5米→|←5米→|   ------

起 |       →            →               |终  ↑

●点 ✪→  ○  ↗ ○  ↘ ○  ↗  ○   ↘ ○   → |点 10米

  |      →         →          →     |线  ↓

  |←------------- ----30米 -----------→| -------

符号说明:●受试者  ✪起球点  ○标杆  →运球路线

           ( 附图一:  足球运球场地示意图)

  (2)测试方法

  A.考生出示准考证,经检录裁判核实身份后进入足球测试区,采用电子计时器计时或人工计时(采用电子秒表)。

  B.考生站在起点线后准备,当听到出发口令后开始向前运球依次过杆,考生和球均越过终点线即为结束;发令员发令后开始计时,考生与球均到达终点线时停表;每人跑两次,记录其中成绩好的一次成绩。以秒为单位记录测试成绩,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。小数点后第二位非“0”进1。

(3)注意事项

  A.测试过程中出现以下现象均属犯规,取消当次成绩:出发时抢跑、漏绕标志杆、碰倒标志杆、故意手球、未按要求完成全程路线等。

  B.考生有两次测试机会,若两次犯规无成绩者可再补测一次。补测时,如再出现犯规现象,犯规1次扣10分,扣分累加不超过50分。

  9. 篮球运球

  (1)场地器材

A.测试场地长20米、宽7米,起点线前5米设置两列标志杆,标志杆距同侧边线3米。各排标志杆距3米,共5排杆,全长20米,并列的两杆间隔1米(见附图二)。

B.测试器材包括电子计时器或电子秒表、发令哨、30米钢卷尺、标志杆10根、篮球若干个,测试用球应符合国家标准。

   (附图2  篮球运球场地示意图)

  (2)测试方法

  A.考生出示准考证,经检录裁判核实身份后进入篮球测试区,采用电子计时器计时或人工计时(采用电子秒表)。

  B.考生在起点线后持球站立,当听到出发口令后,按图中箭头所示方向单手运球依次过杆,每次过杆时允许换手运球。发令员发令后开表计时,考生与球均返回起终点线时停表。每人考两次,记录其中成绩最好的一次。以秒为单位记录测试成绩,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,小数点后第二位非“0”进1。

  (3)注意事项

  A.测试中篮球脱手后,如球仍在测试场地内,考生可自行捡回,并在脱手处继续运球,不停表。

  B.测试过程中出现以下现象均属犯规,取消当次成绩:出发时抢跑、碰倒标志杆、人或球出测试区域、未按图示要求完成全程路线、通过终点时人球分离等。

  C.考生有两次测试机会,若两次犯规无成绩者可再补测一次。补测时,如再出现犯规现象,犯规1次扣10分,扣分累加不超过50分。

  10. 排球垫球

  (1)场地器材

  测试采用仪器计数(或人工计数);场地在坚实、平坦的场地或排球场上进行;测试区域为每人3米×3米,测试器材为排球,应符合国家标准。

  (2)测试方法

A.考生出示准考证,经检录裁判核实身份后进入排球测试区。

  B.考生在规定的测试区域内原地将球抛起,个人连续正面双手垫球,要求手型正确,达到规定的垫球高度(男生2.20米、女生2米),球落地即为测试结束,按次计数。每名考生测试两次,记录其中成绩最好的一次。测试单位为次。

  (3)注意事项

  A.测试过程中,如出现以下现象均只作调整,不计次数:采用传球等其他方式触球、测试区域之外触球、垫球高度不足等。

  B.若采用人工计数,为方便判定垫球高度,可将排球的球网调整到相应的高度,或者在测试区域外相距0.5米处插两根标杆,标杆顶端用橡皮筋或标志线相连,将标杆调整到相应的高度,测试时通过比较垫球的高度与球网或标志线的高度进行判定。

11.考生每项考试结束,由仪器或测试人员当场向考生宣告成绩,并用碳素水笔将成绩填写在市招生办统一下发的2017年龙岩市初中体育学业水平考试证右侧“体育测试成绩表”成绩栏中,并签上监考老师名字。每场测试完毕,当场打印出成绩册二份,成绩册上须由测试组组长、监察组人员和体卫艺股体育专干共同签字,一份于当天全部测试项目测试完毕2小时内由考试学校向考生公示,一份装入信封密封并贴上密封签,密封签上由两个以上测试人员签字后,交监察组保存。

 



  • 上一个文章:
  •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
   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,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.
    ②本网转载的文/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,如转载稿涉及版权及个人隐私等问题,请在两周内邮件fjksw@163.com联系.
    全站专题
    · 英语四六级查分  · 甘肃省教育考试院  · 吉林省教育考试院  · 湖北省教育考试院  · 安徽招生考试网  · 河南招生考试信息网  · 招考资讯网  · 浙江省教育考试网  · 湖北招生信息网  · 重庆招考信息网  · 广东考试服务网  · 上海教育考试院  · 湖南省教育考试院  · 广西招生考试网  · 云南招生考试院  · 黑龙江省招生考试院  · 中考志愿填报  · 中考分数线  · 中考录取查询  · 中考查分网  · 中考作文网  · 中考试题答案网  · 高考零分作文  · 高考成绩查询2017  · 高考试题及答案  · 公安警察院校招生  · 西藏教育考试院  · 青海招考信息网  · 云南省招考频道  · 四川省教育考试院  · 陕西招生考试信息网  · 新疆招生网  · 广东省教育考试院  · 湖南招生考试信息港  · 重庆市教育考试院  · 湖北教育考试网  · 江西省教育考试院  · 江苏省教育考试院  · 吉林省教育信息网  · 黑龙江招生考试信息港  · 山西招生考试网  · 天津市教育招生考试院  · 北京教育考试院  · 辽宁招生考试之窗  · 内蒙古招生考试信息网  · 河北省教育考试院  · 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  · 广西招生考试院  · 海南省考试局  · 河南省招生办公室  · 贵州省招生考试院  · 宁夏教育考试院  · 浙江教育考试院  · 上海招考热线  · 福建省教育考试院  · 安徽省教育招生考试院  · 成绩查询、录取查询、网上报名系统  · 香港高校内地招生  · 空军招飞  · 自主招生保送生小语种  · 中国大学排行榜  · 高考满分作文|高考作文  · 高考志愿填报指导、平行志愿  · 高水平运动员体育特长生招生  · 高考报名  · 艺术特长生  · 空乘招生民航招飞  · 高考志愿填报  · 军校招生网_国防生招生_军校名单  · 单独招生


    | 关于我们 | 联系我们 | 版权申明 | 网站导航 | 手机版
    琼ICP备12003406号